AOA体育官网登录

导航切换

联系电话:
 028-64888999   64888777

AOA体育官网登录二维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校概况 > 校园快讯

疫情反复,不恐慌,也不大意!

作者:   来源:     日期:2021-11-04 19:38:12

成都市卫健委疫情防控提示
 
11月3日,成都市卫健委官方微博发布消息:当前国际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,我市近日出现外省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,为了快速有效阻断疫情的传播扩散,为了保障全体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特别提醒如下重要事项:
 
一、非必要不离蓉。
关注疫情发展动态,合理安排出行,尽量在市内活动,非必要不前往近期出现疫情的重点地区。
 
二、减少人员聚集。
严格大型活动监管,原则上不开展线下节庆、大型会议、联欢、聚餐等活动,倡导线上举办。红事缓办,白事简办。
 
三、来蓉返蓉人员须主动报备。
从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城市来蓉返蓉人员,在抵达我市后,应当立即向所属单位、居住宾馆、所在社区报告,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、医学观察、自我健康监测。
 
有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城市旅居史人员的单位、宾馆和社区,须遵从防疫规定,尽快落实防控措施。
 
从境外返蓉人员,应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防疫管控措施。
 
四、务必履行如实报告和遵从防疫措施的法定责任。
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对故意隐瞒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地旅居史和接触史等情况,拒不配合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,将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 
五、从严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。
机场、车站、超市、餐馆、酒店、文旅场所、体育场馆、商务楼宇、各类门店等公共场所,严格落实预约、限流、错峰、测温、扫码、佩戴口罩、“保持1米线”等措施,做好客流疏导,防止人员聚集。
 
六、做好个人防护。
坚持勤洗手、多通风、常消毒、出门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。如有头痛发热、咳嗽乏力等异常症状,立即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,并做好个人防护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,前往途中全程佩戴口罩,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 
七、疫情防控、人人有责。
齐心共抗疫,战疫早胜利,请广大市民朋友时时刻刻保持防疫警惕,掌握防疫知识,积极做好自我防控和家人防疫,通过权威渠道了解疫情动态,不信谣、不传谣。让我们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抗疫强大力量,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!
 
 
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
 
疫情反复,我们不恐慌,也不大意,科学防疫,关键要主动配合做好日常个人防护。
 
 
若您在近十四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及疫情发生地旅居史,尤其是与病例轨迹有交集,请一定主动及时向学校(社区)报备。
 
 
 
国内部分地区来(返)蓉人员
管控措施
 
 
 
个人健康码变黄、变红怎么办?
 
一文读懂健康码,不再谈“码”色变!
 
发现 “红黄码”人员后,应采取哪些防控措施?
 
1.发现 “红码”人员,应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告,做好个人防护,并就地将其隔离,等待转运管理。社区接报后,应立即向辖区指挥部报告,指挥部立即安排转运至就近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,并开展流调和医学排查。
 
2.发现“黄码”人员,应劝止其进入酒店、商场、超市、电影院、KTV、酒吧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,限制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(飞机、火车、大巴等)出行。同时,劝其做好个人防护,通知属地社区对其做好排查管理和健康监测。
 
如何申请转“绿码”?
 
1.红码人员在完成集中及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后,自动转为“绿码”。
 
2.黄码人员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,检测结果为阴性后,会自动调整转为绿码。若持有48小时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经当地防控部门排查认定,报省级履行相关手续后变“绿码”。
 
“黄码”人员如何进行核酸检测、看病就医?
 
日前,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下发《关于做好“黄码”人员核酸检测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按照“相对集中、减少交叉”的原则,确定专门医疗机构就近就便为“黄码”人员提供核酸检测和医疗救治服务,规范有序为群众提供日常诊疗服务,做好疫情防控工作。
 
以县(市、区)为单位,指定1-2家医院作为“黄码”人员核酸检测定点医院,为“黄码”人员开通绿色通道。
 
以县(市、区)为单位,指定1-2家综合医院作为“黄码”患者医疗服务定点医院,为“黄码”患者开通绿色通道。
 
“黄码人员”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
 




 
 
 
“黄码”患者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
 

 
此外,大家还可通过“四川天府健康通”小程序页面下方“热门服务”中的“医疗防疫机构查询”,搜索查询“黄码患者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”“黄码人员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”,并进行咨询或申诉等。
 

 
也可通过“我要咨询” “我要申诉”以及“12345热线”多种渠道进行咨询申诉。
 
 
不信谣 不传谣  讲配合 守规矩
做好个人防护 科学理性战疫
从我做起  从点滴做起
 
 
 

本文整理自微信公众号:
(中国疾控、四川疾控、健康四川)